• <nav id="so42u"></nav>
  • 公司動態 公示公告 中共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黨組關于巡察反饋意見集中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公司動態
    中共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黨組關于巡察反饋意見集中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
    時間:2023-09-11 瀏覽:196次 分享到:

    根據市委統一部署,20229月20日至1016日,市委第巡察組對地震紀念館黨委(匯澤公司)進行了巡察。2023年2月16日,市委巡察組向地震紀念館黨委(匯澤公司)反饋了巡察意見。按照巡察整改公開工作有關要求,現將集中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落實巡察整改主體責任情況

    (一)統一思想。黨委書記將巡察整改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認真履行巡察整改第一責任人職責,巡察反饋會召開后的當天下午,立即組織召開黨委擴大會,深入學習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巡察工作的要求,深刻領會巡察組反饋意見和整改要求,仔細研究巡察整改責任落實工作。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市委巡察整改要求上來,切實增強抓整改、抓推進、抓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加強領導。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的巡察整改落實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巡察整改的日常工作。辦公室內設綜合協調組、材料組、督導組和匯澤公司巡察整改工作推進組4個工作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各項整改任務。建立每月報告制度、定期通報制度,并將巡察整改工作納入年度內設科室目標績效考核指標,確保按時完成整改任務。

    (三)落實責任。黨委書記帶頭扛起巡察整改主體責任,主持召開巡察整改專題黨委會3次,巡察整改相關會議4次,牽頭研究制定巡察整改方案和臺賬,牽頭制定《地震紀念館黨委(匯澤公司)落實八屆市委第三輪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方案》,建立巡察整改“三張清單”,對反饋問題逐項落實責任領導、責任科室、整改時限。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按照職責分工,主動認領問題、主動承擔責任、認真落實整改。各責任科室責任人按照整改要求,逐條對照檢查,逐項研究整改,進一步壓緊壓實整改工作責任。

    (四)狠抓督辦。對巡察組向市紀委移交的5個問題線索,高度重視,落實專人積極配合做好問題線索調查核實,目前已完成全部問題線索處置,派駐紀檢組給予提醒談話7人。針對巡察集中整改階段整改不到位、超時限整改問題,組織召開內部專題會議聽取相關責任人情況匯報,建立整改督辦機制,定期督促,實時跟進,完成一件,銷號一件。

    、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一)聚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實情況方面

    1.針對巡察反饋“對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映秀鎮考察時叮囑‘一定要把地震遺址保護好,使其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內涵理解不深不精”問題

    整改情況:

    一是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納入黨委會(黨組會)、黨支部“三會一課”重要內容。今年已召開的24次黨委會、7次黨組會,以及各支部學習會,除專題會議外,均堅持了“第一議題制度”。

    二是制定并印發《2023年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入學習內容。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已集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和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等。

    三是邀請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防災科技學院等高校和省社科院等研究機構,成立抗震救災精神與地震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目前已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3場。

    四是邀請省內外專家為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出謀劃策。收集整理論文31篇,并于2023年6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公開出版《抗震救災精神研究》論文集1000冊。

    五是多形式發揮場館功能。撰寫抗震救災精神類、防震減災科普類宣講課件8個,設計《中流砥柱 鑄就豐碑》《學習抗震救災少年優秀品質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青春無悔 不負韶華》等主題微黨課、微團課、微隊課3個,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總書記視頻連線石椅村講話精神等,進一步完善講解詞,增加了羌民俗文化、非物質遺產等方面內容。  

    整改進度:已完成整改并長期堅持。

    2.針對巡察反饋“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方面下功夫不夠”問題

    整改情況:

    嚴格執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從2023年3月開始為班子成員準備專門學習記錄本,督促中心組成員認真學、仔細記。目前館黨組中心組已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和來川視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等,認真開展3次集中學習,黨組班子成員圍繞學習內容認真開展學習,并交流學習心得。

    整改進度:已完成整改并長期堅持。

    3.針對巡察反饋“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不到位”問題

    整改情況:

    一是修訂《中共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委員會工作規則》。明確黨委會會前學習系列要求,將班子成員領學后研究貫徹落實意見作為重要議程。

    二是落實會議議定事項、領導交辦事項督查督辦和每月通報制度。各科室每月底報送本月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和下一個月工作要點,辦公室對黨委(黨組)會議議定事項進行督辦。

    三是建立學習考察情況匯報機制。2023年3月以來,劉強、李慧、吳捷、張定春等赴沈陽、浙江、武漢、成都、貴州等地學習培訓,均提交學習報告,個別事項向市委市政府領導作了專題匯報。

    整改進度:已完成整改并長期堅持。

    4.針對巡察反饋“跳出綿陽找定位、跳出四川找坐標的大視野有欠缺”問題

    整改情況:

    一是與延安等革命類場館在學術研究、陳展提升、人才培訓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2023年2月20日與延安革命紀念館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發布《弘揚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延安倡議》,目前正在合作開展臨展策劃和講解員培訓等活動。

    二是編印《紅色場館工作通訊》。目前已完成《紅色場館工作通訊》2023上半年期編輯、印刷工作。

    三是組織召開地震文物保護利用相關研討會1場。目前已舉辦3次相關會議,會同西南交通大學共同主辦“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學校思政教育”研討會,會同西南科技大學舉辦第三屆北川國際心理論壇,會同西南交通大學共同主辦“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合學校思政教育”研討會。                               

    三是開展地震文物征集、保管利用、遺址保護等方面的課題研究。目前已與相關研究機構、專家對接溝通,采取“1+N”模式運行抗震救災與地震文物保護利用協同研究中心。已申報《依托地震災難場館開展區域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研究》《大思政課視閾下構建校地合作思政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可移動革命文物展覽形式的探究——以地震文物為例》等市級社科研究課題并立項,相關研究工作順利推進。

    整改進度:已完成整改并長期堅持。

    5.針對巡察反饋“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沖勁不足”問題

    整改情況:

    一是推進西山坡滑坡群地災治理水毀修復工程、王家巖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該兩個項目已納入國家自然資源部項目庫,概算1920萬元,正在積極爭取省廳下達資金批復。                                                    

    二是爭取建設老縣城老城區防洪堤。該項目已納入涪江流域防洪規劃修編,2023年5月完成可研報告勘察、編制等工作,6月通過市水利局組織的專家評審,估算749.74萬元,目前已報北川縣發改局申請立項。    

    三是申報文保項目。2023年2月報請省文物局同意實施K06商住樓(室內部分)加固工程,專項文保資金100萬元已于6月下達,目前正在開展造價預算工作。

    四是爭取上級行業主管部門支持。于3月中旬赴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專題匯報,國家文物局支持國保單位申報工作,省文物局將地震紀念館確定為“全省區域文物保護中心培育對象”。目前已邀請專家現場踏勘遴選國保申報建筑,完成老縣城老城區預防性保護方案編制工作,正在按照立軍書記“積極爭取、實事求是、精準研判、適時用力”要求,開展申報工作利弊分析和資料編制工作。

    五是落實地震遺址過境道路限時管理措施。多次與北川縣交通、路政等會議協商,在清明節、勞動節、5·12期間實行了地震遺址過往車輛限重限時管理,目前正在會商常態限重限時管理措施。

    六是向北川縣申請增設地震遺址區間測速系統。于3月向北川縣政府請示增設S107地震遺址段區間測速系統事宜,北川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將其納入城市建設項目,先行建設,費用控制在20萬元以內。

    七是落實掛賬臺賬銷賬措施。落實財務人員全面梳理25筆往來掛賬情況,建立臺賬,分析原因提出了下一步解決措施。目前,已完成1筆項目質保金退款;景富國同志借款,按500元/月標準扣抵;除項目質保金外的其它項目,待災后重建和承建項目財務竣工決算后清算。

    整改進度:已完成整改。

    6.針對巡察反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干勁不夠”問題

    整改情況:

    一是制定抗震救災精神宣講工作計劃。制定“2023年抗震救災精神宣講工作計劃”,并報市委宣傳部。目前已走進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承載地、省內外高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宣講抗震救災精神33場。      

    二是完成省社科聯“黨的二十大精神‘聲’入青年大學生 從抗震救災精神中汲取奮斗青春的力量”項目。在省社科聯的指導下,深入四川大學災后重建學院、西南財經大學等學校開展宣講活動15場,已完成項目結項資料報送工作。

    三是撰寫示范性宣講課件4個。分別是《震不垮的戰斗堡壘》《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書寫接續奮斗的人生新篇章》《從抗震救災精神中汲取勇毅前行力量》《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四是開展防災減災科普“七進”活動。目前已開展防災減災科普活動13場,其中線上開展直播活動8場,線下深入游仙、平武、梓潼等地學校、社區開展科普活動5場。

    五是對尚未竣工財務決算項目進行說明報告。2023年3月22日向市委第二巡察組、2023年4月4日向市紀委監察一室報送《關于北川地震紀念館及遺址保護工程竣工財務決算的情況說明》《關于任家坪集鎮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的情況說明》《關于唐家山堰塞湖周邊地災治理項目工程竣工決算問題的情況說明》等報告。

    六是推進竣工財務決算工作。2023年5月5日,將陳兵調至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專班,充實專班力量。協調第三方公司于2023年4月3日進場開展竣工財務決算編制工作。6月完成決算初稿,并提交市財評中心初核。7月19日,專班召開專題會議,通報與市財評中心對接竣工決算報告評審情況。                                    

    七是將竣工財務決算工作向市國資委專項報告。2023年7月31日,向市國資委報送《綿陽市匯澤投資有限公司關于北川地震紀念館及遺址保護工程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情況的報告》(綿匯澤〔2023〕27號)《綿陽市匯澤投資有限公司關于任家坪集鎮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的情況說明》(綿匯澤〔2023〕28號)等。

    整改進度:第一、二、三、四、五、七項已完成整改。第六項正在整改中,預計2023年9月底完成。

    7.針對巡察反饋“履行職能職責有偏差”問題

    整改情況:

    一是邀請“三地”管理機構負責人交流抗震救災精神弘揚傳承、文物征集等工作。已陸續邀請綿竹漢旺地震遺址公園、青川地震博物館、都江堰文旅局(都江堰市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陳列館)業務骨干到地震紀念館交流。2023年2月前往映秀震中紀念館和蘆山420館開展調研,共商文物庫房建設、藏品管理與保護、博物館運行、陳列展覽等方面工作。

    二是牽頭“一館三地”聯合制作宣傳圖文和短視頻3個。分別是: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走進映秀震中紀念地,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走進漢旺東汽工業遺址紀念地,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都江堰虹口深溪溝地震遺跡紀念地。

    三是開展“地震文物藏品征集、管理與利用”課題現場調研和地震文物鑒定培訓。2023年2月到映秀震中紀念館、都江堰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陳列館、蘆山“4·20”強烈地震紀念館,3月到青川地震博物館、5月到建川博物館等地開展“地震文物藏品征集、管理與利用”課題現場調研。邀請省文物鑒定站專家赴地震紀念館,開展地震文物鑒定培訓活動。

    四是前往映秀、漢旺、都江堰開展《山川永紀》巡展。2023年4月赴綿竹市圖書館、5月赴映秀震中紀念館、8月赴都江堰市抗震救災·災后重建陳列館開展“山川永紀”巡展活動3場。

    五是統籌“三地”策劃舉辦地震遺址保護利用臨展。與“三地”和青川地震博物館聯合策劃了“地震遺址遺跡保護利用成就展”,2023年6月1日在地震紀念館廣場首展。

    六是加大向水利部門項目爭取力度。北川老縣城老城區防洪堤項目已納入涪江流域防洪規劃修編,2023年5月完成地震遺址可研報告勘察、編制工作,6月通過市水利局組織的專家評審,估算749.74萬元,目前已報北川縣發改局申請立項。

    七是加大向文物部門項目爭取力度。2023年2月省文物局批準實施K06商住樓(室內部分)加固工程,6月下達省保專項資金100萬元,目前正在開展造價預算工作。

    八是儲備文物本體保護項目。2023年4月完成E12商住樓保護項目施工圖設計,7月完成施工單位招標,目前施工單位正在開展進場前期準備工作。

    九是爭取國家、省文物局支持。3月中旬赴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專題匯報,國家文物局支持國保單位申報工作,省文物局將地震紀念館確定為“全省區域文物保護中心培育對象”。目前已邀請專家現場踏勘遴選國保申報建筑,完成老縣城老城區預防性保護方案編制工作,正在按照立軍書記“積極爭取、實事求是、精準研判、適時用力”要求,開展申報工作利弊分析和資料編制工作。

    十是編制地震文獻實物資料中長期征集計劃。2023年5月完成《地震文獻實物資料中長期征集規劃(2023—2027)》編制,并在地震紀念館官網公布。                                                              

    十一是廣泛征集地震文獻實物資料。從去年底開始,陸續通過新聞媒體和官方網站發布征集公告。同時主動對接聯系,與浙江德清縣委宣傳部(陸松芳家屬)、省公安局、全國人大等單位和個人對接溝通,舉辦捐贈儀式3場,共計接受捐贈431件;4月對接西南科技大學、中科院心理研究,征集地震文獻實物資料37件,拍攝采訪口述史10人次。5月函請陜西、甘肅省委宣傳部協助征集,通過網絡傳輸和郵寄等方式,收到甘陜捐贈地震文獻實物資料136件。

    十二是開展全省數字化文物創新應用優秀案例申報工作。2023年3月編制“地震紀念館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于利用”優秀案例,并報送省文物局。

    十三是編制預防性保護項目方案。完成《文物資料室預防性保護實施方案》《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館藏藏品預防性保護方案(二期)》編制工作。積極爭取項目,目前已向市文物局報送《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館藏藏品預防性保護方案(二期)》,并申請轉報省文物局。

    十四是制定《地震紀念館科研工作考核辦法》。5月印發《地震紀念館科研工作考核辦法》,落實激勵措施,激勵引導館內干部職工參與藏品、陳列展覽、社會教育、遺址保護等方面的研究。      

    十五是發表論文、研究報告。趙建平、李慧、楊孟昀等同志在《抗震救災精神研究》發表地震遺址保護、文物保護、觀眾研究、陳列展覽等方面論文、調研報告7篇。

    十六是編印地震紀念館科研能力提升學習資料。已編印《抗震救災精神宣講資料》,并發放各科室干部。

    十七是推進地震紀念館基本陳列改展。5月初完成基本陳列大綱(送審稿)編寫工作,待省級有關部門審查后報中宣部。

    十八是實施老縣城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爭取到位資金200萬元,實施了老縣城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并驗收,正報請市文物局轉報省文物局組織開展專項資金財務驗收。

    十九是提升場館應急處突能力。成立地震紀念館應急救援隊,與北川縣消防大隊建立工作機制,2023年2月和4月開展2次聯訓及演練活動。

    二十是深化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主題陳展《山川永紀》講解詞。已完善講解詞提升,增加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和講話內容,增加了羌民俗文化、非物質遺產等方面的內容介紹。

    二十一是加強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宣傳。開展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5·12專題、防災減災、文化傳承與利用等主題直播活動9場,單場流量最高達252.9萬人。

    二十二是策劃并組織拍攝“文物背后故事”。已完成年度創意策劃并組織拍攝“文物背后故事”10個,并在官方平臺發布。

    51免费午夜啪啪_大西瓜pro在线永久亚洲_免费777my性欧美另类_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nav id="so42u"></nav>